机制砂是什么砂?指通过制砂的机器,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,粒径小于4.75mm的岩石成品颗粒。混合砂则是机制砂和天然砂的混合物。河砂指河水中经冲击和侵蚀自然形成的、粒径小于4.75毫米的颗粒,常用于混凝土的制备。
六大属性比拼
1.外观形状
河沙颗粒圆滑,外表洁净,未经筛分的河沙规格不一。机制砂表面粗糙,棱角分明,规格齐整,未经洗过的机制砂较脏。
2.组成材质
河沙由多种材质的石头演化成沙后混合而成,成分较为复杂,杂质含量多。机制砂的生产原料均是人为选定的,材质统一,成分纯粹,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都是一致的。
3.细度模数
一般的河沙细度模数只有一种,而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为调节,成品更为规则。可以根据不同工艺的要求,将原料加工成不同规格的机制砂,以更好地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
4.石粉含量
一般情况下,河沙的石粉含量较少,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要大于河沙。通常,业内对砂石的石粉含量要求是Ⅰ类砂≤1.0%,Ⅱ类砂≤3.0%,Ⅲ类砂≤5.0%。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虽略大,但可通过人工的有效控制达到规范标准,进而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。
5.粘合性和抗压性
河沙因其表面圆润光滑的缘故,在使用水泥等物质粘合时,粘合度和抗压效果相对稍差。机制砂颗粒因其表面粗糙,棱角分明,在使用水泥等物质粘合时,往往会有更好的粘合度,抗压效果更好,使用寿命也更长。
6.坚固性与耐久性
河沙作为建筑用料比机制砂的坚固性能要更强,机制砂的坚固性能虽比河沙要差一些,但也能达到GB/T 141684293标准的优等品指标,可广泛地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。
前景与用途角逐
前景:天然河沙并非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,供应已明显处于吃紧局面。同时,由于开采天然河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,政府对河沙开采管制严格,非法开采更是遭到国家的严厉打击。所以,河沙的投资前景就显得不那么光明。
相反,机制砂的投资前景却相对光明。在市场广阔、优质替代、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刺激与推动下,机制砂正乘风而起,顺势发展,前景可观。
用途:河沙经烘干筛分后可广泛用于各种干粉砂浆,是外墙保温砂浆的主要原料,也是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重要材料。通常在建筑和装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机制砂主要应用于建筑、市政、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之中。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,机制砂也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。
1、生产的时候,首先需要将石料通过粗碎机先进行底部破碎,再将已经破碎好的材料通过输送机输送到细碎机当中,再进行下一步的破碎。破碎好了之后,它的规格要小一些。
2、通过振动筛筛出不同的石子,一般来说分成两类,筛检了之后,有一部分就能够作为基质上,另外一部分返料就要进行细剖,再通过制砂机一部分要制成砂。清洗之后,能够制作成成品砂。另外一部分就要被扔进制砂机,再次破碎。
3、通过这样的生产流水线,能够带来成本低、破碎率高的效果,而且整个操作流程是自动化的,避免了污染,节能效果也非常好。后期生产的机制砂,符合了国家建筑的标准,颗粒均匀及配合理。
扫码添加微信